新闻中心 分类>>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-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

2024-04-19 00:10:0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本文摘要: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-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(图1)

  田野如茵,绿树摇曳,一栋栋小洋楼,或露红墙,或展碧瓦。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-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(图1)

  田野如茵,绿树摇曳,一栋栋小洋楼,或露红墙,或展碧瓦。狗吠深巷里,鸡鸣桑树颠。

  冬日斜阳下,一条大道穿村而过,村落就散布在道路两旁,仿佛长藤结瓜。

这里就是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。

  近年来,马王溪村党员带头加速发展,先后荣获省、州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”、全省“五个好”党支部、全州城乡同建同治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
2014年,该村实现总产值9600多万元,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.85万元。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有80户,50万元以上的有35户,100万元以上的有6户,80%以上的村民住上了小洋楼。

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。

  州委书记叶红专到该村调研时,高度赞誉该村是新农村建设“湘西第一村”。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-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(图3)

  “我在厂里做事,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了大学生。”刘应苹高兴地对记者说。

50岁的她是鑫隆紫砂陶瓷厂建厂之初第一批老员工,在厂里工作了14年。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-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(图4)

  一辆无人售票的农村公交车从村口开过,每半小时经过马王溪招呼站一次,只需2元钱,村民就能方便地搭乘公交车出行。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-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(图5)

  村支书石泽林指着身后的田野说:“今后我们要把这里建成生态特色观光水果采摘园,游客可以来玩,可以摘果子吃,可以照相,好玩得很。”

湘西小康第一村——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新农村建设纪实-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(图6)

草莓大棚里,村主任周望喜和种植大户一起查看草莓的长势。

  “产业党小组:马力强劲的发动机”

  “党建引领促发展,服务三农谱新篇。”这是立在马王溪村路口的一块红旗形状水泥碑,马王溪腾飞的秘密就在其中。

  “党建引领,以村为主,六项工作创先争优。这是我们村的口号。”村支书石泽林介绍说,我们村实行“一核两列三级”管理模式,即以村党支部委员会为核心,分为党支部、村委会两列工作体系,在党支部和村委会下均分列三级工作层级。

全村49名党员干部均以联组包户的方式明确规定了各自的工作责任和任务,实行工资报酬与绩效考核挂钩,工作不完成,年终不兑现。深入开展“党员示范基地”“党员示范户”和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创优活动,带领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。

  70多岁的退休老党员石远爱、毛阿莲等人自愿担当村卫生义务监督员,一年四季督促检查全村卫生清扫情况;石泽林虽然还是鑫隆紫砂陶瓷厂厂长,但是为了腾出时间搞好村里经济发展,高薪外聘一名专业人员管理厂子,自己大部分时间则在村里忙活。

  该村探索建立了党小组设置在产业上的模式,工业、种植、养殖等8个产业都建立了党小组。

村支两委每年初把全村产业建设任务分解到各个党小组,每个党小组联系一个产业,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3-5户产业示范户。党小组成员既抓产业落地,又搞科技对接,办好示范样板,也要想主意招商引资,解决资金不足难题。目前,全村已建成椪柑精品园区、畜牧养殖小区、百亩育苗标准园。

栽种烤烟、葡萄、油茶、草莓,发展台湾牛奶西瓜300余亩,宏明生态养殖场年出栏浦市铁骨猪1.2万头、山羊2500头,都是村民在经营。

  石泽林介绍,产业党小组的设置对推动村里的产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,下一步要紧紧围绕打造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这个目标,发展迷迭香、黄桃、广柑、圣女果,还要建陶艺馆、搞漂流、办餐饮。

只要有利于村里的生意,党小组从来都是“吃着碗里的,看着锅里的”。

  如果把该村党支部比作一台跑车的话,那么产业党小组就像跑车上的8缸发动机,强劲的马力载着村民往前飞奔。

  “我们都在家门口上班”

  20多岁的村民孙爱华,像她这样年纪的农村妇女大多选择外出打工,但她已在本村的鑫隆紫砂陶瓷厂上班4年多了。

没有规定的上下班时间,什么时候忙完家里的活得空了就来厂里“摸两手”,每个月可以挣得3000元左右的收入。

  流水线上,正在制作紫砂酒瓶的她很满足现在的生活:“家里的门路得做了,还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上下班。”一旁正在从泥塑模子里取酒瓶胚子的莫有玉说:“在家门口做事,老人和伢儿都照顾得到。

  笔者采访时,石泽林刚从安徽出差回来。鑫隆紫砂陶瓷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已从最初几十人的小厂房发展成为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,年产值5000万元的乡镇龙头企业,产品远销安徽、浙江、东北等地。他介绍,工厂明年还将扩建,预计就业人数将从260人增加到350人。

  “在家门口上班的人,不光在陶瓷厂,还有果园、菜园。

”村主任周望喜介绍,村里800余亩土地由村委会统一租流转给了租地的果园老板。”村民不仅有租地收入,又能在果园里干活,再拿一份“工资”。

村民向苦英就是在本村人承包的牛奶西瓜基地上干活,像她这样在产业基地里干活的还有很多。光西瓜基地每年支付村民工资就达七八十万元。

  “村美人和,世外桃源”

  走在马王溪的村道上,天蓝、地绿、空气清新。

  该村以城乡同建同治为契机,推行“三包”制度,即:村主干包组、网络长包区、党员中心户包户,一般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10至15户农户。

建立了同建同治绩效工资制度和保洁员工作奖罚机制,并在村民中广泛开展“大评小奖”活动,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。

  在马王溪村小学工作了20多年的向庭兴老师见证了学校的变化。

多年前,学校只有一栋茅草房,2009年建成了一流的村小,拥有标准化教学楼、信息化教学仪电室、标准化塑胶跑道、宽敞的幼儿园、学生宿舍和食堂。教师毛建梅说,这些教学设施的建成,方便了230名小学生就近入学、90多名幼儿就近入园。

除了本村的儿童,邻近村子的村民也把小孩送到马王溪来上幼儿园。

  该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,根据本村实际,通过村民大会,制订了符合村情民意的《村规民约》、《文明户创建标准》、《五好家庭创建标准》等,规范村民言行,引导村民争做“四有”新人,每年通过群众民主推荐,村支两委及村民代表综合考评,评选表彰和奖励“巾帼建功”“五好家庭”和“好婆媳”,促使村民在自我评价、相互评比中得到良好教育和提升。现在,邻里友爱,家庭和睦,尊老爱幼,勤劳节俭在该村村民中蔚然成风。

  不仅如此,该村还创办了农民夜校,配置了5000余册的农家书屋,组建了农民文艺宣传队。新建了村卫生室,村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%。还对特色民居、农业种植、畜牧养殖、工业生产、休闲场所、停车场进行了规划,制作了《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总体规划图》,完成陶瓷厂至村大桥的美化工程。

  “明年春天,这溪边的山坡上还会全部栽上桃树,以后游客可以观赏桃花了。”周望喜对村里的发展信心满满,“我们这里,将是新的‘桃花源’!”

  短评小康 村是这样建成的——马王溪村的启示

  读者朋友,当你打开今天的团结报,头一个映入你眼帘的便是通讯“湘西小康第一村”。

  报道以经典的画面、简洁精彩的解说向我们展示了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人的真实生活:

  产业红火:果蔬园里生机盎然,陶瓷厂里工人忙个不停。

  村寨美丽:绿树摇曳,红墙碧瓦。

  殷实富裕:收土地租金,还拿工资,人均纯收入1.85万元。

  开心快乐:在家门口上班,没有打工者的离乡背井之苦,没有留守儿童、留守老人。

茶余饭后,可享跳舞、唱歌、听戏之乐。

  马王溪村本来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全州不算很好,但他们有梦,更有把梦变成现实的勇气和实干精神。马王溪的生活令人羡慕,但他们创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更有启示意义。

这就是——

  一是党员带头。“一个支部,一个堡垒;一个党员,一面旗帜。”追根溯源,马王溪村经济迅速发展,人均纯收入1.85万元,得益于村里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、一个好的带头人——村支书,一群好党员。

他们带头创业、带头干事、带头致富的言行,引领着村民。村支书石泽林带头创办了鑫隆陶瓷厂,村委会主任周旺喜带领村民建立装修队伍,村计生专干谭松林带头养殖浦市铁骨猪……把党小组建在产业上,40多名党员各显本事抓发展,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,凝聚了全村的人心,形成了“众人划桨开大船”的发展局面。

  二是“发展”优先。

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始终坚持发展优先,扭住经济牛鼻子不放松,注重特色产业开发,用发展的金钥匙解决村里的大小矛盾和问题。经济发展了,产业兴了,就业路子宽了,村民富了,留守儿童、留守老人、孩子读书、村民看病等难题一一迎刃而解。

  三是扎实开展“同建同治”。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乡村治理上采取了“两手抓”:一手用经济发展解决“贫困”问题,另一手用“同建同治”解决“落后”问题。

以此为抓手,实施“硬化、亮化、绿化、美化”,彻底根治了过去村容村貌“脏、乱、差、丑”,山青了,水绿了,村子美了,村民心里乐活了。

  马王溪村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,从不同侧面看上去都会看到它的熠熠光辉,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绝不止于此。

  只要我们能够像马王溪村那样,立足实际,发展优先,尤其是党员干部勇于干事创业、谋发展,相信用不了多久,将会有更多的“马王溪村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湘西大地上!


本文关键词: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

本文来源:博鱼·体育中国入口-www.xnorad.com

搜索